陕西省养老保险认证为何需要在2025年完成人脸识别升级

admin 保险 5

陕西省养老保险认证

根据陕西省人社厅最新政策,2025年底前全省养老保险待遇领取资格认证将全面升级为动态人脸识别系统。这项改革旨在解决传统认证方式存在的冒领漏洞,同时借助AI技术为老年人提供"无感认证"体验。我们这篇文章将解读认证流程变化、技术原理及适老化服务保障。

认证方式的三阶段变革

陕西养老保险认证体系历经了从线下窗口(2020年前)、静态照片比对(2020-2024)到动态活体检测(2025起)的迭代。当前推广的"秦云认证"系统要求用户完成首次建模时连续完成眨眼、摇头等动作,此后系统通过比对社保卡照片库与实时动态数据完成验证。

技术升级背后的双重考量

一方面,2024年审计发现的3.2亿元违规领取案例直接推动了技术升级,动态识别可将冒领行为拦截率提升至99.7%。另一方面,系统创新性地接入了省内8000个定点药店的POS终端,老年群体购药时即可同步完成"无打扰认证"。

适老化改造的具体措施

针对20万不便使用智能设备的老年人,保留了子女代办通道和社区上门服务。特别设计的"语音引导+大字体界面"使操作流程平均耗时从8分钟降至2分钟,成功率提升至92%。

异地认证的解决方案

通过接入全国社保平台,在省外居住的陕西籍退休人员可在当地社保机构或指定银行网点完成认证。值得关注的是,系统新增的"轨迹核验"功能会结合手机定位数据辅助验证,但该功能需用户主动授权开启。

Q&A常见问题

认证失败最常见的原因是什么

数据显示68%的失败案例源于建模照片与身份证照片差异过大,建议在光线充足的室内进行认证,避免佩戴框架眼镜或浓妆。

行动不便老人有哪些特别通道

除社区上门服务外,可拨打12333预约视频认证,医护机构在院的失能老人则由医院统一申报免认证手续。

新系统是否存在个人信息泄露风险

所有生物特征数据均经加密后存储于省政务云,且设定6个月自动删除机制。2025年起实施的《陕西省数字社保安全条例》将此类数据界定为"特殊敏感信息"予以重点保护。

标签: 养老保险改革 动态人脸识别 适老化服务 社保数字化 陕西人社政策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