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拒绝缴纳社保员工该如何依法索赔
保险
3
根据2025年现行《社会保险法》和《劳动合同法》,企业未依法缴纳社会保险需承担补缴责任+经济赔偿,员工可通过劳动仲裁、行政投诉或民事诉讼三重路径维权,最高可获2N赔偿金。以下是分步维权指南:
核心法律依据与赔偿标准
用人单位拖欠社保属于双重违法:
- 行政责任:按《社会保险法》第86条,社保机构可责令限期补缴+每日万分之五滞纳金
- 民事赔偿:《劳动合同法》第38/46条赋予员工解除权并主张N+1经济补偿,若企业拒不执行可能触发2N惩罚性赔偿
赔偿金额计算公式
经济补偿金(N)=离职前12个月平均工资×工作年限
示例:月薪8000元工作3年,企业未缴社保导致员工离职,最低可获8000×3.5=28000元补偿(3年按3.5个月计)
具体维权操作流程
第一步 证据固化
• 保存劳动合同/工资条等劳动关系证明
• 打印社保缴费记录(可通过电子社保APP实时查询)
• 收集企业拒缴社保的书面/录音证据
第二步 维权路径选择
渠道 | 时效 | 优势 |
---|---|---|
劳动仲裁 | 1年内 | 可一并主张经济补偿 |
社保局投诉 | 2年内 | 强制企业补缴 |
法院诉讼 | 3年内 | 适用于重大金额争议 |
企业常见抗辩与破解
• "双方自愿协议":根据最高法指导案例180号,社保豁免条款一律无效
• "已发现金补贴":社保缴费义务不因私下补偿而免除
• "试用期未转正":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就必须参保
Q&A常见问题
离职多年才发现未缴社保还能追讨吗
补缴诉求不受仲裁时效限制,但经济补偿金需在离职后1年内主张,特殊情况可适用时效中断制度。
企业注销后如何追偿
可起诉原股东承担连带责任,2025年实施的《企业注销责任追溯办法》已将社保债权纳入优先清偿范围。
异地用工的社保争议管辖
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21条,可选择劳动合同履行地或企业注册地管辖,建议优先选择社保缴纳标准更高的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