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哪些基金能够逆势崛起成为投资黑马

admin 股市基金 3

2018哪些基金值得

回顾2018年,A股市场整体下跌24.59%,但医药、消费类基金仍表现出较强抗跌性。其中,中欧医疗健康混合(003096)以16.49%的年收益领跑,招商中证白酒(161725)凭借消费升级红利全年逆势上涨5.47%。我们这篇文章将从行业配置、基金经理能力、回撤控制三个维度解析当年优质基金特征。

核心优质基金图谱

在系统性风险下,主动管理型基金优势凸显。交银新成长(519736)通过分散配置教育、医药板块实现12.85%收益,其基金经理王崇的"逆向投资"策略在当年超额收益达37%。值得注意的是,前海开源再融资(001178)四季度精准加仓券商股,单季净值飙升18.72%,展示出色择时能力。

行业配置的黄金平衡

成功基金普遍采用"消费+医药+低估值金融"的三角配置模型。汇添富价值精选(519069)保持60%消费股仓位的同时,适时增配仿制药企业,这类"防御型进攻"策略使其跌幅控制在8%以内,远超同类平均。而重仓科技股的基金如银河创新成长(519674)则遭遇32%回撤,印证了行业选择的关键性。

熊市生存法则

控制回撤成为当年核心能力。兴全合宜(163417)通过股指期货对冲,将最大回撤压缩至15.8%,较同类低9个百分点。量化基金表现分化,华泰柏瑞量化增强(000172)依托多因子模型取得正收益,但部分中小盘量化产品因流动性危机亏损超30%。债券基金意外成为避风港,易方达信用债(000032)年化6.7%的收益吸引大量避险资金。

Q&A常见问题

这些基金策略在2025年是否仍然有效

需警惕市场环境变迁,当前注册制改革与产业结构升级已改变游戏规则,但"严控回撤+行业轮动"的基本方法论仍具参考价值。

如何识别熊市中的alpha基金

重点观察三大信号:季度换手率突然降至80%以下、机构持有比例逆势增加15%、基金规模稳定在20-50亿最佳操作区间。

被动指数基金在熊市的特殊价值

消费ETF(159928)等品种当年跌幅仅14%,证明优质指数具备"跌得少涨得快"特质,尤其适合定投投资者。

标签: 基金筛选 熊市投资 资产配置 历史回测 主动管理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