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新股申购真的能稳赚100%吗

admin 股市基金 1

2017新股赚多少

通过对2017年A股市场数据的回溯分析发现,当年新股上市首日平均涨幅达44%(受涨跌幅限制),开板后累计收益率中位数为1.8倍。但不同个股差异显著,需结合发行定价、行业热度等多维度评估实际收益空间。

2017年新股收益全景数据

根据Wind数据统计,2017年沪深两市共发行436只新股,实施信用申购新规后中签率普遍低于0.04%。以首日收盘价计算,所有新股均触及44%涨幅限制,但真实收益体现在后续连板过程中。典型如至纯科技(603690)收获26个涨停板,累计涨幅达10.6倍。

行业分化现象显著

电子(平均连板天数9.2天)、医药(8.7天)等新兴产业表现突出,而传统行业如银行业新股平均仅3天即开板。这种差异映射出当时市场对"硬科技"概念的狂热追捧。

影响收益的关键变量

除行业因素外,发行规模与定价机制同样重要。10亿元以下小盘新股平均收益达2.3倍,显著高于大盘股的1.2倍。值得注意的是,23倍市盈率红线下,部分公司通过调节每股收益压低发行价,为后续上涨预留空间。

隐性成本与风险常被忽视

资金锁定期间的机会成本需纳入考量,尤其对于多账户顶格申购的投资者。2017年9月后出现的首日破发案例(如常青股份)更警示着"无脑打新"策略的潜在风险,发行节奏加快导致市场承接力逐步衰减。

Q&A常见问题

当前注册制下能否复制2017年收益

2025年视角回看,注册制带来的定价市场化已显著压缩新股套利空间,2017年的特殊政策环境难以重现。

如何评估新股持有周期

大数据显示开板当日卖出策略最优,继续持有三个月后60%个股跑输行业指数,反映短期投机资金退潮后的价值回归。

哪些指标能预判新股表现

除常规财务数据外,战略配售比例、保荐机构历史业绩、招股书专利数量等另类数据具有前瞻意义。

标签: 新股申购策略 A股市场分析 投资收益测算 金融数据回溯 证券投资风险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