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股市为何在2025年第二季度集体遭遇震荡
2025年股市下跌的核心原因可归纳为美联储加息周期延长、地缘冲突升级引发的供应链动荡,以及AI技术红利期进入阶段性瓶颈。这三个因素相互作用,导致投资者风险偏好显著降低。
货币政策紧缩超预期
尽管市场普遍预测美联储将在2025年转向降息,但核心通胀黏性使得基准利率维持在5.25%高位。特别值得注意的是,4月份PCE物价指数环比上升0.4%,直接导致十年期美债收益率突破4.8%。资金成本上升不仅压制科技股估值,更引发新兴市场资本外流。
与此同时,欧洲央行跟随收紧政策,德国DAX指数中汽车板块受创严重。这一连锁反应暴露出全球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尤其当各国央行无法保持政策同步时。日本央行意外缩减国债购买规模的决定,进一步加剧了流动性紧张局面。
结构性问题浮现
细看各行业表现,传统防御性板块如公用事业和必需消费品同样下跌,这说明市场担忧已从单纯估值调整转向对经济基本面的深度质疑。一个典型案例是沃尔玛财报显示,其美国门店客单价连续两个季度下降,这种微观数据与宏观经济政策形成负面共振。
地缘政治黑天鹅频发
红海危机持续18个月后,2025年3月马六甲海峡又出现航道安全事件。集装箱运价指数同比暴涨320%,直接冲击全球制造业PMI。更关键的是,芯片制造关键材料氖气的供应受阻,使得台积电不得不下调全年资本开支指引。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供应链冲击发生在全球产业重构的关键期。各国"近岸外包"政策尚未显现成效,新旧产能衔接出现空窗期。这种结构性断裂导致企业库存管理失灵,戴尔等科技公司财报中"库存减值"项目同比扩大四倍。
技术迭代周期放缓
生成式AI在经历三年爆发式增长后,2025年显现出明显的商业变现瓶颈。微软最新财报显示,Copilot产品线ARR增速降至25%,远低于市场预期。这引发了对AI赛道整体估值的重估,尤其当基础模型训练成本持续攀升时。
与此同时,量子计算领域未能实现预期突破,IBM最新量子处理器"秃鹰"的纠错能力仍达不到商业应用标准。这种技术突破的滞后,使得资本市场开始反思此前对颠覆性技术的过度乐观预期。
Q&A常见问题
这轮下跌会持续到何时
关键观察点在于美联储9月政策会议,若通胀数据出现确定性拐点,市场可能提前反应。但考虑到地缘风险的非线性特征,建议投资者更多关注波动率管理而非时机选择。
哪些板块具备防御价值
电网基础设施和工业自动化领域展现出较强韧性,这些行业既受益于全球能源转型的长期趋势,又具备政府开支托底的特性。特别关注智能电网组件供应商和工业机器人制造商。
人民币资产能否独善其身
虽然中国央行维持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但需警惕出口下滑对上市公司利润的侵蚀。科创板半导体设备企业可能是个例外,因其正加速替代受限的进口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