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情况下股票会被强制退市
2025年A股市场实行更为严格的退市新规,主要包含财务类、交易类、规范类和重大违法类四大强制退市情形,我们这篇文章将详细解读各类退市标准及其核心判定逻辑。
财务类强制退市条件
连续两年净利润为负且营收低于1亿元将触发退市,新规特别强调扣非净利润与主营收入的匹配性。以2024年退市的*ST紫晶为例,其虽通过关联交易虚增营收,但因扣除后实际营收仅4200万元并连续三年亏损,最终触发退市。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新增"净资产为负值"的退市指标,要求上市公司在会计年度结束后6个月内仍不能消除该情形。
交易类强制退市标准
当股票出现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1元,或总市值跌破3亿元时自动退市。2025年已有7家企业我们可以得出结论退市,较2024年增加40%。交易类退市直接反映市场选择机制的作用。
规范类退市情形
包括未按期披露年报/半年报、半数以上董事无法保证财报真实性等重大信披违规。近期*ST美尚因三年累计虚增利润达9.8亿元被强制退市,显示监管对财务造假的零容忍。
重大违法退市特殊条款
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的重大违法行为可直接退市。科创板还专门设置"研发投入造假"退市条款,如企业虚报研发费用超过当期总额50%将被终止上市。
Q&A常见问题
退市后投资者如何维权
可通过司法途径起诉存在欺诈发行的上市公司,2025年证券集体诉讼效率提升,平均审理周期缩短至8个月。
退市整理期有哪些注意事项
退市整理期首日不设涨跌幅限制,后续交易日涨跌幅为10%。建议投资者关注公司是否进入三板市场交易的可能性评估。
哪些退市情形可申请复核
除交易类退市外,其他类型退市可向交易所申请复核,但需注意需在收到决定后5个交易日内提出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