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r股票究竟起源于哪些法律和市场的双重需求

admin 股市基金 1

Cdr股票从哪里来

中国存托凭证(CDR)的诞生源于2018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创新企业境内发行股票或存托凭证试点的若干意见》,其本质是通过跨境证券托管机制,将境外上市公司股票转换为境内可交易凭证。这一金融创新既满足红筹企业回归A股的需求,又为境内投资者提供了多元化投资渠道,核心驱动因素包括科创板制度创新、中概股回归浪潮及人民币国际化战略。

政策背景与制度设计

2018年证监会明确CDR作为“境外基础证券发行人在境内发行的代表其基础证券权益的凭证”,其法律框架融合了《证券法》对存托凭证的定义与《存托凭证发行与交易管理办法》的特殊规定。值得注意的是,首批试点企业需满足市值不低于2000亿元人民币或研发投入占比15%以上的硬性门槛。

实际操作中采用三级托管模式:境外基础证券由存托人(通常为商业银行)托管,再通过中国结算转换为境内流通凭证。这种设计巧妙地规避了直接修改《公司法》关于股票注册地的限制,体现了“监管套利”的智慧。

与ADR的基因差异

尽管借鉴了美国存托凭证(ADR)的形式,但CDR在发行主体(仅限创新型企业)、转换机制(初期不可自由兑换)及投资者门槛(部分产品要求50万元资产证明)等方面展现明显中国特色。2020年九号公司首单CDR上市案例显示,其发行价比美股基础证券溢价12%,反映市场对差异化定价的接受。

市场需求的深层动因

2015-2020年间,阿里巴巴等科技巨头境外IPO规模达万亿级别,但A股投资者难以分享成长红利。CDR通过“商业存在”模式,使境内投资者得以合法持有境外权益。根据上交所数据,CDR试点初期吸引逾3000亿元存量资金准备入场,直接推动科创板流动性提升27%。

当前运行的现实挑战

截至2025年,CDR存量规模仅占A股总市值0.8%,流动性不足问题突出。小米2022年CDR日成交额常不足港股10%,暴露出做市商制度与跨境套利机制的缺失。外汇管制导致的价格传导阻滞,使得CDR与基础证券价差最高曾达34%,远超国际成熟市场5%的正常水平。

Q&A常见问题

CDR与普通A股在股东权利上有何本质区别

存托凭证持有者仅享有基础证券对应的经济权益(分红、增值),但投票权需通过存托机构间接行使。2024年蔚来汽车CDR持有人就因无法直接参与ESG议案表决引发争议,这涉及到穿透式监管与跨境法律协调的深层次矛盾。

哪些因素影响CDR与基础证券的价差收敛

除汇率波动外,资本账户开放程度、跨境套利成本(目前约需缴纳0.5%换汇溢价+8%预提所得税)及两地市场情绪差异构成主要变量。2023年中美审计监管合作后,中概股波动率下降使价差收窄至15%以内。

未来CDR会否扩展至非创新型企业

证监会2024年《资本市场双向开放白皮书》提及研究扩大试点范围,但需平衡外汇储备压力与企业质量。当前更可能先行放开港股二次上市企业转换通道,如理想汽车已进入储备名单。

标签: 存托凭证机制 红筹回归路径 跨境证券监管 金融创新工具 资本市场开放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