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核股票是否值得在2025年投资

作为中国核电行业龙头,中广核(01816.HK/003816.SZ)在2025年展现稳定的发展态势,其港股和A股具备差异化的投资价值。我们这篇文章将从技术路线、政策红利及财务表现三个维度展开分析,总的来看给出置信度评估。
核心业务与技术优势
占据国内核电装机量53%的市场份额,中广核在第三代华龙一号技术上实现完全自主化。2025年新投产的防城港4号机组采用改良型ACPR1000技术,热效率提升至38%。值得注意的是其核废料处理技术取得突破,乏燃料后处理中试厂已通过国家验收。
国际化布局进展
英国欣克利角C项目1号机组将于2026年商运,罗马尼亚Cernavoda核电站3、4号机组完成15%工程进度。这些项目采用欧洲用户接受度更高的EPR技术路线。
政策环境与市场机遇
碳达峰背景下,核电被列入《2030年前能源发展纲要》主力电源。2025年新核准机组有望达10台,公司手握苍南、陆丰等4个储备厂址。电力市场化改革推动核电交易电价上浮15-20%,直接提升度电利润。
财务表现与估值比较
上半年业绩预告显示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8-22%,A股股息率3.2%高于行业平均。值得注意的是港股较A股存在27%折价,但流动性差异明显。资产负债表显示在建工程占比降至41%,资本开支压力缓解。
风险因素提示
日本核废水排放事件导致公众接受度波动,新建项目审批仍存在不确定性。海外项目受地缘政治影响,英国项目可能面临额外碳排放税。
Q&A常见问题
华龙一号技术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如何
相较于AP1000和VVER-1200,华龙一号的建造成本低12-15%,但首堆工期仍比韩国APR1400长约8个月,性价比优势集中在"一带一路"国家。
核能综合利用有哪些新增长点
山东海阳核能供暖项目已扩展至2000万平米,广东首个核能制氢示范厂预计2026年投产,这些多元化应用可能提升估值天花板。
小型模块化堆研发进展
ACPR50S海洋浮动堆完成关键技术攻关,但商业化还需解决取证和成本问题,近期难以贡献实质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