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板块持续低迷是否意味着资本市场信心不足

admin 金融财经 2

证券板块为什么很弱

2025年证券板块表现疲软主要受三重因素叠加影响:注册制全面推行后IPO扩容压力、机构投资者持仓结构调整以及量化交易监管趋严。我们这篇文章将从政策环境、资金流向和市场情绪三个维度展开分析,并指出板块修复的潜在契机。

政策环境对证券业的压制效应

自2024年《资本市场立体化监管纲要》实施以来,券商传统盈利模式遭遇挑战。投行业务方面,随着IPO问询通过率从78%降至63%,承销收入同比下降27%。经纪业务则受制于"零佣金"试点扩大,前十个月行业平均佣金率已跌破万三关口。

值得注意的是,两融业务规模缩水尤为明显。沪深交易所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两市融资余额较峰值减少42%,部分券商不得不提高担保品折算率以控制风险。

量化新规带来的流动性收缩

证监会2025年一季度推出的《程序化交易管理暂行办法》导致市场活跃度显著下降。高频策略交易量占比从32%骤降至18%,直接影响了券商做市业务收入。某头部券商财报显示,其衍生品交易收益环比下降41%,创三年新低。

资金配置偏好发生系统性转移

公募基金二季报揭示,机构对非银金融板块的配置比重已降至4.3%,为2018年以来最低水平。资金持续流向更具确定性的领域:新能源装备制造业持仓占比提升5.2个百分点,半导体行业获得连续11周净申购。

这种迁移背后反映的是风险偏好的根本性变化。当10年期国债收益率跌破2.5%时,固收类产品反而呈现净流入态势,表明市场正在重构收益-风险平衡框架。

情绪面何时迎来转折点

技术指标显示板块已进入超卖区间,当前市净率1.2倍接近历史最低值。但情绪修复需要催化剂,可能来自两方面:一是科创板做市商扩容政策落地,二是并购重组审核提速信号。近期部分险资已开始左侧布局,中国人寿Q3增持券商股达18亿元。

Q&A常见问题

注册制全面实施是否利空出尽

尽管IPO节奏已趋稳,但存量项目消化仍需时间。更关键的是跟投机制导致券商资产负债表承压,需要观察2025年年报的减值计提情况。

财富管理转型能否成为新增长点

头部券商在智能投顾领域确实取得突破,但买方投顾模式尚在培育期。目前基金投顾业务收入占比仍不足5%,难以弥补传统业务下滑缺口。

跨境业务是否会带来转机

港股通扩容和瑞士GDR发行确实创造新机会,但受地缘政治影响,2025年中资企业海外募资规模同比下滑13%,短期内难成支柱业务。

标签: 证券行业分析 资本市场改革 金融监管趋势 投资者情绪 板块轮动逻辑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