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提职工工资时借贷方科目该如何正确记录
计提职工工资的会计分录需同时反映成本费用增加和负债形成,核心科目为"应付职工薪酬"。根据权责发生制原则,企业应在员工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确认费用,无论款项是否实际支付,该处理能准确匹配收入与成本。
标准会计分录处理
借: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生产成本等(根据员工岗位归属部门)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包含代扣代缴部分)
工资构成的细分处理
基本工资部分直接计入上述分录,而社保公积金需区分单位缴纳与个人代扣:单位承担部分借记成本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社保/公积金;个人代扣部分通过应付职工薪酬-工资转入应付职工薪酬-社保/公积金。
月末与次月发放的差异
若在次月发放,月末需按应发数计提;若当月发放,可简化处理直接借记费用贷记银行存款。但实务中为准确核算,建议统一先计提后发放,特别是有绩效考核的企业,工资数据往往需跨月计算。
跨期发放的特殊情形
年终奖等跨期支付的薪酬,应在员工提供服务的年度计提。例如2025年度奖金在2026年发放,需在2025年12月预估入账,后续实际发放时差额调整当期损益。
Q&A常见问题
代扣个税如何处理更规范
计提时全额计入应付职工薪酬,发放时通过"应交税费-个人所得税"过渡,避免直接冲减费用科目。有些企业错误地按税后净额计提,会导致费用反映不完整。
销售提成怎样匹配收入期间
基于业绩的浮动工资,建议按收入确认进度预提。如按季度结算的提成,每月末可根据已完成合同金额的60%-70%预估计提,待实际数据确定后调整差异。
停工期间工资能否资本化
生产部门停工工资需区分原因:季节性停工计入制造费用,非正常停工计入营业外支出。建筑项目停工工资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可计入工程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