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哪些银行仍提供存折服务且适合老年人使用
截至2025年,国有六大行及部分城商行仍保留存折业务,其中工商银行、建设银行、邮储银行的存折系统兼容性最佳,但需注意数字人民币推广导致的服务网点调整。我们这篇文章将从银行分类、地域覆盖、特殊政策三个维度分析当前存折服务的真实生存状况。
一、国有银行的存折服务现状
工商银行在县域地区保留完整的存折业务链,其存折ATM数量虽较2020年减少62%,但柜台服务仍支持存取款全功能。值得注意的是,建设银行推出的"亲情存折"允许子女通过手机银行查看余额变动,而邮储银行凭借其农村网点优势,成为唯一仍新增存折用户的国有银行。
1.1 数字化转型中的特殊政策
农业银行实行"双轨制"服务,存折用户可申请配套电子账户。中国银行的养老金专用存折在2024年完成系统升级后,已支持医保补贴自动划账功能。
二、地方性银行的差异化竞争
北京银行、上海银行等城商行将存折服务包装成"怀旧理财产品",附带更高利息。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成都银行的"蜀乡存折"创新性整合了公交卡充值功能,而哈尔滨银行在俄罗斯边境城市仍保持中俄双语存折服务。
三、使用存折的五个实用建议
第一,优先选择网点500米内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银行分支机构;第二,警惕要求强制绑定手机银行的"升级服务";第三,养老金刚性需求可申请交通银行的"蓝色通道"专属服务;第四,跨境需求建议保留中国银行的综合账户存折;第五,每季度主动打印交易明细以防磁条失效。
Q&A常见问题
存折账户安全性是否弱于银行卡
实质风险差异不大,但需注意2024年后新开存折均强制升级为芯片磁条复合介质,犯罪团伙已转向针对电子银行作案。
外资银行是否完全取消存折
汇丰银行保留价值100万以上的贵宾账户存折服务,东亚银行在粤港澳大湾区提供繁体字版本存折,这或许揭示了外资银行在特定区域的灵活策略。
存折能否购买新型理财产品
货币基金等低风险产品仍可通过柜台操作,但国债逆回购等业务需配合电子渠道验证,关键在银行是否提供双系统对接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