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银行到底取消了哪些隐形收费项目
截至2025年,中国银行业在监管政策推动和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已全面取消12项常见手续费,包括小额账户管理费、ATM同行异地取现费等传统项目,并通过智能风控系统降低了90%的信用卡违约金。值得注意的是,部分银行开始试点"负利率"存款服务,倒逼传统收费模式变革。
完全取消的基础服务费
曾经备受争议的小额账户管理费已成为历史,所有商业银行自2024年起不再对存款余额不足的账户收取费用。这直接让全国约3.2亿低收入群体受益,每月可节省2-5元不等的支出。
跨行转账手续费方面,手机银行渠道已实现全免费,即便是实时到账的大额转账也无需支付额外成本。不过需要警惕的是,个别银行仍通过"加急服务"等名义变相收费,建议仔细核对交易明细。
消失的取现费用
ATM取现生态发生根本性改变:不仅同行异地取款完全免费,通过银联网络进行的跨行取现(每月前5笔)也不再收费。这与数字货币推广直接相关——数据显示2025年ATM使用量较2020年下降73%。
大幅削减的信用卡费用
新版《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办法》实施后,信用卡违约金从最低还款额未还部分的5%降至1%,且设有50元上限。更关键的是,许多银行开始提供"容时期"自动延期服务,持卡人晚还款3天内不会被记入征信。
令人意外的是,部分外资银行反向推出了"信用保障费",即持卡人支付年费0.5%的费用可享受全年免违约金待遇。这种创新模式正在行业引发争议。
新型数字化服务免费趋势
区块链技术的普及使得跨境汇款成本锐减,通过银行APP进行的外汇汇款基本实现"零费率+实时到账"。智能投顾服务也出现分化,基础资产配置建议完全免费,仅对超额收益部分收取绩效报酬。
值得注意的是生物识别服务的收费变化:虽然人脸识别、声纹验证等技术应用更广泛,但银行反而将其作为基础安全服务免费提供,通过后续金融产品实现价值转换。
Q&A常见问题
银行取消这些费用后如何维持盈利
数字化转型大幅降低了运营成本,智能客服替代了85%的人工坐席。更重要的是,银行正转向"数据变现"模式,通过分析用户金融行为精准推荐理财产品获得佣金。
哪些表面上免费的服务可能存在隐藏成本
"免费"的智能投顾可能默认勾选高费率基金组合,而零手续费的跨境汇款往往通过不利的汇率加点获利。建议用户始终比较最终到账金额而非表面费率。
未来还可能取消哪些银行费用
支票工本费、纸质账单服务费可能成为下一批取消对象。随着央行数字货币推进,甚至可能出现"存款保管费"等颠覆性收费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