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一厘息究竟能带来多少收益
在金融业务中,“一厘息”通常指0.1%的月利率,折算年化利率约为1.2%。以10万元存款为例,月息一厘每月可获100元利息,全年约1200元收益。我们这篇文章将通过多维计算揭示其实际价值与应用场景。
一厘息的核心计算逻辑
厘作为传统计量单位(1元=1000厘),在银行业务中多指0.1%的月利率标准。但需注意:活期存款按日计息时,30天利息=本金×0.1%÷30×实际天数;定期存款则可能采用年利率折算,1.2%年利率相当于月息一厘。
不同产品存在计息差异:货币基金显示的七日年化与银行挂牌利率需通过公式换算,例如某产品标注3.6%年化收益,实际月收益为0.3%(三厘)。
典型场景的收益对比
假设借款10万元:
• 信用卡分期月费0.6%(六厘),实际年化利率达13%以上
• 消费贷月息一厘(0.1%),年化成本仅1.2%
这种差异源于利息计算方式(等额本息VS简单利息)与附加费用的影响。
影响实际收益的三大变量
在一开始是复利效应:按月复利计算时,年化收益会从1.2%提升至1.21%。然后接下来,免税政策能使国债利息比银行存款多出20%实际收益。值得注意的是,2025年新规要求金融机构明示APR(年化百分率),一厘息的宣传口径可能调整为“0.0328%日息”。
Q&A常见问题
一厘息与LPR利率如何关联
当前LPR3.45%相当于月息2.875厘,商业银行通常在此基础上浮动。了解基准利率有助于判断借贷成本是否合理。
小额理财如何突破一厘收益
考虑同业存单指数基金(年化2.5%+)或国债逆回购,季末年末时短期收益可达3厘/日。但需权衡流动性风险。
为什么不同银行利差可达三倍
民营银行通过互联网渠道节省运营成本,2025年部分银行五年期存款仍保持3%利率(2.5厘/月),而大行同期利率仅0.8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