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今日为何波动至7.28关口
2025年5月16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7.2845,较前日贬值213个基点,创三个月新低。我们这篇文章将从美联储政策预期、中国通胀数据差异及地缘政治溢价三个维度解析本轮波动,当前汇率已充分反映短期利差因素,但技术面显示7.30存在强支撑。
核心驱动因素分析
隔夜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表态"通胀回落进度不及预期"的鹰派言论,使美元指数跳涨0.8%至105.3。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单边波动恰逢中国4月CPI同比仅涨0.9%,形成货币政策周期错位。市场正在消化两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差扩大至180个基点的冲击,这较年初的120基点显著走阔。
隐藏的地缘溢价
美对华电动车关税上调至35%的提案昨日进入表决程序,衍生品市场显示三个月期风险逆转指标攀升至1.8%,暗示看空人民币情绪升温。不过有意思的是,境内银行间市场成交量较均值萎缩12%,表明实需购汇盘并未形成恐慌性踩踏。
技术面关键信号
在岸汇率日内两次测试7.29均快速反弹,彭博终端数据显示该点位聚集着至少8家国有银行的卖单保护。更值得关注的是,1个月隐含波动率曲面呈现"微笑"形态,暗示市场对双向波动存在共识,当前7.25-7.35的震荡箱体或被至少维持到6月FOMC会议前。
Q&A常见问题
本轮贬值会突破去年7.37的高点吗
从NDF市场定价来看,1年期合约报价7.41反映的突破概率仅为23%,且央行已重启逆周期因子调节,外汇储备3.2万亿美元的弹药库足以应对极端情形。
普通投资者如何对冲汇率风险
境内居民可关注银行外币理财产品的结构性存款选项,特别是触碰期权类产品目前提供最高4.2%的保本收益。企业端则建议通过组合运用远期合约和外汇期权构建保护策略。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是否受影响
SWIFT最新数据显示人民币支付占比反而提升至4.8%,金砖国家间本币结算系统交易量同比激增67%,长期来看"去美元化"基础设施的完善将缓冲短期汇率波动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