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日元兑美元汇率在2025年持续走低
截至2025年第三季度,日元兑美元汇率已跌至1美元兑160日元的历史低位,主要归因于日本央行维持超宽松货币政策与美联储持续加息的货币政策分化,叠加日本贸易逆差长期化和能源进口成本上升等结构性因素。我们这篇文章将从货币政策差异、经济基本面、地缘政治影响三个维度展开分析,并揭示汇率波动背后的深层逻辑。
货币政策分化形成汇率剪刀差
日本央行在2025年仍坚持收益率曲线控制(YCC)政策,将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限维持在0.25%,而美联储联邦基金利率已升至6.5%高位。这种400个基点以上的利差,使得套息交易(Carry Trade)规模在2025年突破2万亿美元,持续对日元形成抛压。值得注意的是,即便日本央行在2024年末微调YCC政策框架,但与美国实际利率相比仍缺乏吸引力。
经济基本面对比加剧货币失衡
日本2025年GDP增速预计仅为0.8%,核心CPI虽达3.2%但仍属输入型通胀。反观美国,在AI技术革命和制造业回流推动下,经济增速保持在2.3%的水平。更关键的是,日本服务贸易逆差在2025年上半年扩大至12万亿日元,创下平成时代以来最差纪录。
地缘政治因素放大汇率波动
中东局势紧张导致2025年原油价格重回每桶100美元关口,使能源进口依存度达88%的日本每月需多支付3.7万亿日元。与此同时,美日半导体产业竞争白热化,美国《芯片与科学法案》升级版使日本电子零部件出口同比下滑9%,进一步削弱日元需求。
Q&A常见问题
日元贬值会否触发亚洲货币危机
当前情形与1997年存在本质差异:东南亚国家外汇储备普遍增长3-5倍,且日元套息交易主要流向发达国家债市。但需警惕日本央行突然转向可能引发的流动性冲击。
个人投资者如何规避汇率风险
可考虑配置美元计价日本出口企业股票,或利用东京交易所外汇保证金交易进行对冲。但需注意日本金融厅2025年新规将杠杆倍数限制在10倍以内。
人民币在日美汇率战中的角色
中国央行数字货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3.0版在东盟的推广,使得部分日企转向人民币结算。2025年日元-人民币直接交易量同比激增47%,这或将重塑东亚货币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