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今日为何波动剧烈
2025年3月15日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报6.8924,较前一交易日下跌128个基点,创三周最大单日跌幅。我们这篇文章从美联储政策转向、中国贸易数据超预期及地缘政治风险三方面分析汇率波动主因,并预测短期走势。
核心影响因素解构
昨夜公布的美国2月CPI同比涨幅回落至3.1%,市场对美联储6月降息预期升至78%,美元指数应声下跌0.6%至103.2。值得注意的是,这是2023年加息周期以来首次出现单日超百点的中间价调整,反映市场对中美货币政策分化预期的重新定价。
中国基本面数据支撑
今日早间海关总署公布1-2月出口同比增长7.8%,远超市场预期的3.5%,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额激增62%。实物贸易顺差扩大至1256亿美元,为人民币提供坚实支撑。不过细究数据会发现,对东盟出口增速放缓至4.2%,暗示区域供应链重构仍在持续。
技术面关键位置争夺
6.90关口既是200日均线所在,也是2024年Q4波动区间的中轴。部分交易员指出,若连续三日收于该点位下方,可能触发算法交易盘的跟风抛售。相反,国有银行在6.8950附近的美元买盘依然活跃,形成多空拉锯局面。
短期走势预判
考虑到日本央行本周可能结束负利率政策,亚洲货币集体走强或带动人民币同步升值。但需警惕中东局势升级导致避险资金回流美元,预计本周波动区间将在6.85-6.93之间。中长期来看,美债收益率曲线陡峭化或将持续压制人民币表现。
Q&A常见问题
个人换汇现在是否合适
如有刚性需求(如留学缴费),建议采用分批换汇策略,在6.88-6.92区间分3次操作。企业端可考虑通过期权组合锁定部分风险。
哪些板块股票会受影响
航空、造纸等美元负债较高行业将直接受益,而外向型电子企业可能面临汇兑损失压力。值得注意的是,光伏组件企业因以欧元结算为主,受影响程度需单独评估。
加密货币是否替代选择
虽然比特币与人民币汇率呈现微弱负相关性,但考虑到其240%的年化波动率及监管不确定性,普通投资者不宜作为汇率对冲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