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指数为何在2025年第二季度突然跌破90大关
截至2025年5月,美元指数(DXY)跌破90关键支撑位至88.7,创三年新低。这主要源于美联储持续降息周期、去美元化浪潮加速,以及亚洲货币联盟体系逐渐成型的三重压力。
美联储政策转向的影响
2024年第四季度启动的预防性降息远超市场预期。基准利率已从5.25%骤降至3%,导致美债收益率优势荡然无存。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这轮宽松恰逢欧元区结束负利率政策,形成十年来首次的利差逆转现象。
全球储备货币格局变迁
金砖国家开发的"清算盾"系统已处理23%的成员国贸易结算,人民币-原油期货联动合约日均交易量突破万亿美元。更关键的是,日本央行突然增持人民币作为第三大储备货币,这一"黑天鹅事件"直接导致美元指数单日暴跌2.3%。
技术面死亡交叉信号
周线图上50日均线下穿200日均线形成经典熊市形态。投机性净空头持仓规模达历史峰值,而COMEX黄金期货未平仓合约同步创纪录,暗示市场正在系统性重构避险资产配置。
Q&A常见问题
当前是否适合抄底美元
考虑到美国财政赤字/GDP比率已突破130%,且国会预算办公室最新预测显示偿债支出将在2026年超过军费,美元短期反弹可能仅是技术性修正。
哪些替代货币更具吸引力
新加坡元因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特别提款权(SDR)权重提升表现抢眼,而数字人民币在跨境贸易场景的渗透率已达18%,这两种货币展现独特韧性。
美元霸权终结是否言之过早
尽管SWIFT数据显示美元支付份额首次跌破40%,但美国仍掌握全球73%的跨境清算通道控制权。美元体系解构将是个非线性过程,可能持续1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