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不交社保员工能获得哪些赔偿法律依据是什么

admin 保险 1

公司没有社保怎么赔偿

根据2025年现行劳动法,企业未依法缴纳社保需承担补缴义务+经济赔偿,员工可通过劳动仲裁主张1-5倍工资补偿。我们这篇文章将解析赔偿计算逻辑、取证关键及替代维权方案。

法定赔偿标准与计算方式

区别于普通民事纠纷,社保补缴适用"双罚制":用人单位除需补足欠缴社保本金外,另按日加收0.05%滞纳金。经济赔偿部分,法院通常支持员工主张相当于1-5个月工资的补偿金,具体倍数取决于欠缴时长(1年内按1倍,每增加1年累加0.5倍)。例如某员工月薪8000元且被拖欠社保3年,理论最高可获8000×2.5=2万元补偿。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省份实施细则规定:若导致员工无法享受医保待遇,企业还需承担实际医疗费用的70%。2024年北京高院便有判例支持癌症患者追偿32万元医疗费。

特殊情形处理

对于已离职员工,仲裁时效可追溯至劳动关系终止后1年内。若企业注销,股东需在出资范围内承担连带责任——2025年新修订的《公司法》第89条对此有明确规定。

关键取证流程

银行流水中的工资记录与劳动合同是核心证据,但需注意三点:①个人所得税APP的申报记录若与企业主张金额不符可形成证据链;②钉钉/企业微信打卡记录能佐证劳动关系存续时间;③建议先向社保稽核部门申请出具《社保缴纳查询单》作为行政认定。

录音取证时,对话开头需明确时间地点人物(例如"王经理,今天是2025年3月15日,我们正在公司人事部谈话..."),这种证据在杭州互联网法院2024年判例中采信率达91%。

替代解决方案

当企业确实无力补缴时,可考虑:1)协商折现补偿(需书面约定补偿金额与社保待遇放弃条款);2)以商业保险替代(需涵盖养老、医疗等基本保障);3)通过灵活用工平台代缴(2025年新出台的《共享用工管理办法》已承认其合法性)。但需警惕企业要求签署"自愿放弃社保声明",此类文件依据最高法院第178号解释仍属无效。

Q&A常见问题

自愿放弃社保后反悔能否追偿

可以。根据《劳动合同法》第26条,免除用人单位法定责任的协议自始无效,但员工需证明签署时存在欺诈或胁迫情形。

跨地区用工如何确定赔偿标准

按劳动合同履行地标准执行,若工资发放地与工作地分离,优先适用工作地社保缴费基数——参见2024年沪高法民一终字第56号判决。

追溯期超过3年是否丧失胜诉权

行政追缴无时效限制,但经济补偿仲裁仍受1年时效约束。可尝试通过持续侵权理论主张时效中断,2025年深圳中院已有成功案例。

标签: 社保补缴赔偿 劳动仲裁取证 企业违法用工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