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未缴纳社保员工能获得多少赔偿
根据2025年现行法律法规,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社会保险的,需承担补缴义务及赔偿金,具体金额计算涉及工资基数、当地社保缴费标准和欠缴时长三要素。核心赔付范围包含:1) 强制补缴欠款本息 2) 支付经济补偿金(N个月工资) 3) 额外50%-100%滞纳金。
法定赔偿标准详解
当劳动者通过劳动仲裁主张权利时,赔偿计算呈现阶梯式特征。以月薪1万元的北京员工为例,若企业持续12个月未缴社保,除需补缴约3820元/月(含单位与个人部分)外,另需支付:
• 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1个月工资(协商解除)至12个月工资(恶意欠缴)
• 行政罚款:欠缴数额50%的滞纳金(人社部令第20号)
特殊情形处理
若因未社保导致医疗/工伤损失,企业需承担全额赔偿。2024年上海某判例中,企业因未参保导致员工生育津贴损失,最终被判赔9.8万元。
维权实操路径
证据链构建应包含:劳动合同、工资流水、社保查询记录。值得注意的是,2025年新修订的《社会保险稽核办法》规定,电子工资条与OA系统记录均可作为电子证据。
时效性方面,劳动者可追溯最近3年权益,但需注意长三角地区已有支持5年追偿的特殊判例。
Q&A常见问题
自愿放弃社保协议是否有效
所有书面承诺均属违法,企业仍须承担主体责任。2025年浙江高院典型案例显示,即使员工签署放弃声明,企业仍被判处补缴+赔偿。
赔偿金额是否存在上限
经济补偿金受社平工资3倍封顶限制(2025年北京标准为每月35,766元),但补缴款项无上限。
个体工商户是否适用
雇用5人以上的个体户同样适用,但小微雇主可申请分期缴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