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持有美元是否仍是抵御通胀的明智选择
截至2025年第三季度,持有美元作为避险资产需综合评估美联储政策走向、地缘政治风险及数字货币替代效应等多重因素。当前美元指数维持在105-108区间震荡,虽具短期稳定性,但长期需警惕美国债务货币化带来的贬值压力。
美元资产的三大核心优势
现阶段美元仍是全球最具流动性的储备货币,特别是在能源结算和国际贸易领域占据62%的份额。美元三个月期国债收益率稳定在4.2%-4.5%区间,相较欧元区和日本负利率政策仍具吸引力。值得注意的是,2025年美联储缩表进程可能放缓,这将为美元汇率提供阶段性支撑。
避险属性正在发生微妙变化
与传统认知不同,近来黄金与美元的正相关性增强,当VIX恐慌指数突破30时,二者同步上涨概率达73%。这反映市场对美元信用基础的深层次担忧正在形成,建议配置比例不宜超过外汇储备的45%。
不可忽视的潜在风险
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3.0版本已覆盖38个国家,在RCEP区域内贸易结算占比提升至19%。与此同时,美国财政部持续发债导致M2广义货币年增率仍保持6%以上,长期购买力贬值趋势难以逆转。2025年特别需关注沙特原油贸易的货币多元化尝试。
结构化配置建议
短期(1年内)可维持30-40%美元现金比例,重点配置隔夜逆回购等灵活工具。中长期建议将美元头寸逐步转换为硬资产和能源类ETF,其中挪威主权基金最近季度报告显示,其已将美元资产比重从54%调降至41%。
Q&A常见问题
个人换汇是否应该追高美元
当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突破7.3时,个人换汇成本已高于三年滚动平均线14%,建议采用分批定投策略。可关注境内银行的美元结构性存款产品,部分挂钩SOFR利率的产品能提供5%左右的保底收益。
美元存款与美债如何选择
两年期美债当前收益率较同期存款高80-120基点,但需考虑30%利息预扣税的影响。对于100万美元以上资金,直接购买国债ETF更划算;小额资金则建议选择摩根大通等系统重要性银行的阶梯存款产品。
数字货币会取代美元地位吗
虽然比特币市值已突破3万亿美元,但其日内波动率仍是美元的17倍。更可能的情形是形成"美元+数字货币"双轨体系,国际清算银行(BIS)2025年度报告预测,到2028年数字货币最多替代20%的跨境美元结算。